
該公司周三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截至2月的第二財季銷售額將達到約79億美元。相比之下,分析師的平均預期為89.9億美元。扣除某些項目后的每股利潤將不超過1.53美元,遠低于1.92美元的預期。
盡管美光看到了人工智能計算中使用的組件的強勁訂單,但該公司仍然面臨著手機和PC制造商的低迷需求——這兩個市場的需求占其大部分芯片產量。
截至周三收盤,美光股價今年累計上漲22%,但在財報公布后,截至發稿,該股盤后暴跌逾14%。
首席執行官Sanjay Mehrotra在聲明中表示:“雖然近期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市場疲軟,但我們預計本財年下半年將恢復增長。”
在截至11月28日的第一財季,該公司銷售額增長了84%,達到87.1億美元。扣除某些項目后的每股利潤為1.79美元。分析師的平均預期分別為87.1億美元和1.76美元。
該公司表示,本季度數據中心相關營收同比增長400%。該部門目前占公司總銷售額的一半以上。不過,美光表示,這一激增還不足以抵消面向消費者的設備制造商訂單的疲軟。
在該領域,客戶一直在處理積壓的庫存。
美光在一次投資者報告中表示:“我們現在看到客戶庫存減少的影響更加明顯。我們預計這一調整期相對較短,預計到春季,客戶庫存將達到更健康的水平。”
該公司預測,到2025年,PC市場將增長約5%,其中大部分增長將出現在下半年。該公司評論道,這些設備的用戶更新速度比預期的要慢。
美光表示,由于庫存減少,其移動業務部門環比下降19%。汽車和工業銷售也有所下降。
在2025財年,這家芯片制造商在新工廠和設備上的預算支出為140億美元。這一數額包括削減新存儲芯片生產的計劃支出。
長期以來,存儲芯片制造商已經習慣了行業的繁榮和蕭條,他們現在寄希望于一種名為高帶寬內存(HBM)的新型產品的需求能夠持續。這項技術受到人工智能計算系統制造商的高度重視,使美光和其他內存公司能夠獲得更高的價格,盡管它的生產和部署很復雜。
其他類型的內存仍然受制于價格的大幅波動,這取決于供需平衡。但三家主要的內存公司——美光和韓國競爭對手SK海力士和三星電子(SSNLF.US)——在增加新產能方面更為嚴格。美光表示,這意味著庫存過剩的問題不會像過去那樣令人痛苦。
就在2023年,當價格跌至生產成本以下時,該公司還報告了數十億美元的凈虧損。
美光生產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這是一種臨時存儲信息的芯片,可與英偉達(NVDA.US)、英特爾(INTC.US)和AMD(AMD.US)的處理器協同工作。該公司還生產NAND閃存——一種在從數據中心計算機到智能手機的所有設備中存儲信息的半導體。